除了標題的變速箱油與差速器油以外,還有添加劑
XADO ATF 變速箱添加劑
Lubegard Platinum Universal ATF 變速箱添加劑
XADO 手排變速箱/差速器 添加劑 =>這是用於後差速器的
正常來說更換變速箱油的話,油底殼會順便換,因為他的濾網與油底殼是做在一起的
這次要放變速箱油時,發現放油的螺絲孔(塑膠做的)有點滑牙之類的,轉不開,所以這次放油是用抽的方式
這台的變速箱型號是ZF 8HP45
如果油底殼有換的話,變速箱油要7公升
這次我沒換油底殼,用抽的方式大約將近4公升
關於變速箱油的選擇,選ZF自家的油肯定不會錯,但價錢非常貴
於是我在國外的BMW論壇看了非常多討論,針對ZF以外的油,常聽到的有這幾款:
Valvoline MAXLIFE DEX/MERC ATF
LIQUI MOLY TOP TEC 1800 ATF
RED LINE D6 ATF
MAXLIFE出現的頻率最高,LIQUI MOLY次之,再來是RED LINE D6 ATF
這三款大部分的評價都是ok的,沒什麼大問題
但如果討論文章看得再更多一點的話,LIQUI MOLY是負評最少,最可靠的選擇
LIQUI MOLY綜合這些討論得到的特性是:
不輸原本的ZF油、也許不見得有什麼驚喜的性能表現,但卻也很可靠,不太有什麼意外
國外的賣場甚至有不少ZF變速箱油底殼搭配LIQUI MOLY TOP TEC 1800 ATF的套餐組合
也看過不少人提到,有不少外廠給客戶換ZF變速箱油都是用LIQUI MOLY TOP TEC 1800 ATF
他們已經給無數的客人這樣換了卻仍繼續下去,算相當程度說明很可靠
價錢上也比ZF便宜很多,LIQUI MOLY每公升330元,ZF的油每公升600元
所以才選擇LIQUI MOLY的,但還有些地方要克服,最好能找到熟識的保養廠
一般有在換BMW變速箱油的廠家,只用ZF的油,這麼做非常正常
因為這絕對是最安全的做法,自備油(特別是非ZF的)後續有問題的話,店家也會很煩惱
要找到願意換非ZF油的店家不容易
那怕是我去門市現場買LIQUI MOLY自排油時,店家都再三跟我說不敢保證這油可以用於ZF8
勸我買ZF油比較安全,是我跟店家說後果自負才順利買到
找好願意換的保養廠後,再來有可能還要準備額外工具
如果你找的店家是專修BMW的話,那通常有檢測電腦,可以查看換油最重要的資訊:自排油溫
因為我找的保養廠主要是處理一般國產車,不見得會有檢測電腦可以查油溫,所以查油溫要靠自己
要買兩樣:
Vgate iCar Pro的ODB2藍芽接收器
BimmerLink這套APP
這兩樣讓你可以輕鬆查看自排油溫
再來你需要把換油的流程印出來,印兩份,一份放車上自己看,一份給車廠老闆看
因為老闆不是專門修BMW的,所以有些細節一定要注意
簡易的筆記:
1.最佳換油溫度為40度,介於30~50度之間
2.一定要先拆注油口,確保注油口能正常拆下才開始洩油
3.初步加到滿後,發動引擎維持2千轉30秒
4.切換所有檔位,每個檔位維持10秒,最後停在"P檔",不要熄火
5.等油溫到40~45度之間,就可以再將油填滿;過程完全不要熄火
6.填滿鎖緊,檢查沒問題就完成了
搭配影片看的話,參考:
冷車換油是有道理的
講究的作法是前一天晚上先將車停放於保養廠,隔天車涼的時候開始換
但仍要注意筆記所提的溫度
冷車換油仍要等油溫30度以上,50度以下,最理想的溫度是40多度
幫我換油的店家其實就在我家附近而已,所以開車過去剛好自排變速箱溫度就約40度
這時就照筆記做,但實際上除了P、R檔可以停比較久以外,手排模式的檔位其實不會讓你維持太久
大概兩秒就跳掉了,所以差不多就是1~8檔快速的來回切換,最後停到P檔
這時引擎仍維持發動,並將油注滿
從筆記上來看注油就是兩階段,引擎發動後且開始切換檔位時,油位會下降
這時再補進去的油大約是1公升
這次放出來將近4公升,加進去也差不多,基本上問題不大了
特別是溫度也在範圍內,記得最後補滿大約45度的變速箱油溫
從40度開始到50度之間,其實時間很快,所以要把握這小段時間多多把每個檔位切換幾次
不然動作慢的話,超過50度又要拿電扇吹可能會有點麻煩
後差速器油的油品選擇簡單很多
BMW的入門車不會配備LSD
規格:
API GL-5
SAE 75W-90 或 SAE 75W-85(原廠規格)
構造很單純,所以不像是機油或變速箱油這麼講就,選擇很多
另台車Prius C用過Millers的酯類機油,印象非常非常好!
所以這台車的差速器油自然也選擇Millers家的Motorsport CRX 75w90 NT+
以下官方介紹:
特點與優勢
• 全合成油在低溫啟動和高溫運行時均能保護齒輪
• 三重酯配方協同作用,優化油膜強度和抗磨損保護
• 第二代NANODRIVE低摩擦技術最大化扭矩和功率
產品資訊
CRX 75w90 NT+ 是現代變速箱、差速器和限滑差速器(不包括鍍層型LSD)的理想選擇,特別適用於高性能道路和賽道日應用,且需使用全合成油的場合。
Millers Oils 的競賽級齒輪油系列為全合成油,並採用第二代NANODRIVE低摩擦技術,無論是在專業還是非專業賽車中,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
順便也用了XADO的手排變速箱/差速器添加劑。XADO用於引擎的產品用過,的確是有用,印象不錯
換完油後沒有任何異常,真是鬆了口氣,畢竟至少一半的油都不是ZF的油,實在擔心有什麼意外
里程數10萬5千公里左右
這是第一次換油,換油之前倒也沒什麼大問題
偶而低檔位有非常輕微的頓挫,但那種程度一般人應該是不會認為是個問題
但這次換完油以後,相比之前感覺非常的絲滑
因為變速箱油與添加劑是同時加的
無法得知這絲滑的關鍵究竟是誰的功勞比較大
這次換油我會選擇LIQUI MOLY TOP TEC 1800 ATF搭配Lubegard自排油精的另一個原因
是因為我有在Amazon看到這段評論:
翻譯過來就是:
我在2019年當BMW X5 2013款(搭載8速ZF自排變速箱)行駛到6萬英里時,替它更換了變速箱油,並且在行駛了2萬英里後運作非常良好。 我使用了Liquimoly Top Tec 1800 ATF變速箱油,並加入了所需的Lubegard添加劑。更換油液前變速箱運作正常,但出於預防,我將油液更換了一半。無論如何,當我開車駛出車庫時,能夠感受到換檔時的平順度有所不同,雖然差異並不劇烈,但還是可以察覺到。經過2萬英里後,它仍然像第一次換油時一樣換檔順暢。 無論這是因為單純更換了一半油液,還是添加了這個添加劑,我無法確定,但無論如何,更換油液時加入這個添加劑是無害的。 它還提高了每加侖的行駛里程約1英里。
除了BMW的論壇可以找相關討論以外,Amazon也是找心得的好地方
針對上述的所有產品,在Amazon上找到對應產品,利用上的的搜尋功能,搜尋關鍵字BMW或者是ZF
綜合以上會發現LIQUI MOLY TOP TEC 1800 ATF的確是滿讓人放心用在ZF8速變速箱的
至於添加劑就看個人,有些人比較不接受,但如果不排斥的話,XADO和Lubegard在賣場上的評價都還不錯
問我推薦哪款變速箱油,口頭上我會勸你用ZF的油
但我仍願意嘗試ZF以外的油,LIQUI MOLY TOP TEC 1800 ATF目前用是可靠的
下次很可能會試試看Valvoline MAXLIFE DEX/MERC ATF,這在國外論壇與Amazon評價也非常好
而且還比LIQUI MOLY便宜不少
第一次換油就用非ZF的油,當然選最穩的LIQUI MOLY
發現用起來沒什麼問題後,自然也比較願意嘗試看看口碑也不錯的MAXLIFE
MAXLIFE一公升兩百多,ZF油六百元,價格差距實在不小